今年3月,安徽高速上一辆开着NOA的小米SU7出了严重事故。根据事故调查,当时系统在施工路段没及时识别障碍物,而驾驶员以为 “智驾” 能完全接管车辆。
在安徽这次事故后,4月份工信部明确规定,车企不能再用 “自动驾驶”“无人驾驶”“高阶智驾” 这些模糊说法,得用 “辅助驾驶” 或者 “智驾等级 + 辅助驾驶” 来命名相关功能。
更严格的是,要是车企搞虚假宣传,最高可能被判两年有期徒刑,还会按广告费用的5到10倍罚款。
受这个规定影响,五一期间,小米官网和App的订购页面上,SU7车型的 “智驾” 都统一改成 “辅助驾驶” 了。具体来说,小米SU7标准版的 “小米智驾 Pro” 现在叫 “小米辅助驾驶Pro”;而Pro/Max车型的 “小米智驾Max”,则改成了 “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”,英文名是Xiaomi HAD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小米SU7 Ultra发布会上,官方曾宣布4月份推出 “智驾险”,但现在5月份了该服务还没推出,难道也要随着智驾凉凉了?
据小米官方介绍,端到端辅助驾驶支持 “车位到车位” 全场景覆盖,用户上车设置好导航就能轻松启用。现在功能迭代升级后,它不仅能连贯完成车位到车位的操作,像ETC和闸机辅助通行、窄路和环岛通过、停车场寻位泊车这些,都能让辅助驾驶帮忙处理。
另外,“代客泊车” 功能介绍改成了 “代客泊车辅助”。小米汽车说,这么做是为了响应国家要求,顺应汽车行业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,现在要明确这些功能属于辅助驾驶,提醒驾驶者随时注意路况,遇到紧急情况能及时接管车辆。关于 “代客泊车辅助”,小米表示这其实就是停车场里的辅助驾驶功能,按记忆路线自动巡航泊入车位,功能和以前一样,只是名字改了。
除了小米,小鹏、蔚来、理想、阿维塔、极氪等不少车企也跟着改了,把宣传详情页里的 “智能驾驶” 统一换成 “辅助驾驶” 了。
还有一些车企现在还在用 “智驾” 这类说法,比如比亚迪、鸿蒙智行、岚图、阿维塔、深蓝和传祺。不过4月27日,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微发了《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》,里面有11家汽车品牌的高管签名,像广汽、上汽、江汽、奥迪、东风猛士、岚图、深蓝汽车、北汽、阿维塔、赛力斯、奇瑞汽车都在其中。
以前很多车企用 “智驾” 这个说法打 “自动驾驶” 的擦边球,让消费者误以为现在的系统已经能完全自己开车,觉得不用自己操控车辆也能全程行驶。现在小米 SU7改名,其实也意味着整个行业开始走向规范了。智能驾驶终于回到它作为 “辅助工具” 的本质,也让用户明白,不管技术怎么进步,安全驾驶的最终责任还是在自己身上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